2)第一百二十六章 拜师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立长。

  但是卢飏这个章程弄得虽然繁复,但却条理清晰,让人一看便知这办理印刷社是个好事,不仅可以补贴国子监的用度,还可以让贫困的监生来勤工俭学,一年还能印制数千册书籍,彰显教化,更为重要的是,一年还能给皇帝数千两银子。

  刘宗周觉得,若是自己是万历皇帝,定能被这份奏疏所打动,当下便叫来张正阳一起商议。

  “老师,这各方盈利的分成只是学生的一个初步想法,具体还需要老师们把关。”

  对于给万历的奏疏,卢飏觉得其他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这盈利分成,以他对万历的了解,估计就这一年几千两银子的利润才能打动他。

  “少卿这分成,我觉的不错,正阳以为呢?”

  经卢飏提醒,刘宗周又重点看了下那成本收益的一章,转头问张正阳。

  卢飏按照一年印刷一万册的规模来核算的,因为大多都是古籍,不涉及版权问题,所以每本成本在一钱银子以内,售卖则根据字数多少不同定价,平均在四钱银子,抛去成本,每年便可以净赚白银三千两。

  当然,卢飏这是初步的估算,每年印刷一万册,只是江南一个中型书商的规模,若是以后做大了,一年赚万两银子也不是很难。

  而卢飏给万历皇帝定的分成是五五分,五成上缴皇帝内帑,剩下的则由国子监留存,用于改造校舍,提高教职工和监生的福利等等。

  张正阳看完之后,对于卢飏也是刮目相看,他们都是科举上来的官员,四书五经精通的很,但对于商事却是一窍不通,而且对于卢飏这样详尽的章程也甚为惊奇。

  “回大人,下官以为,少卿这样分也无甚不可。”

  张正阳心道:万历皇帝啥也不干,一年平白多了数千两银子,哪有不准之理。不过他也只敢说前半句,后半句的腹诽却不敢再说了。

  虽然张正阳没说后半句,但刘宗周也都知道,万历皇帝好敛财,对这一年数千两银子的稳定收益应该也是欣喜的,当下心中大定。

  不过再看看卢飏,刘宗周又道:“少卿有陶朱之才,不过却不可在商事上费心过重,我等读书,还是要以科举为重,待到为官一方时,再把陶朱之才造福乡梓。”

  卢飏自然赶忙称是。

  “听说,少卿没两日便要做一篇八股?”

  刘宗周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自己这题海战术了,此时便又问起。

  “学生愚钝,自然笨鸟先飞,笔耕不辍,才能不至于落后太多。”

  卢飏说的谦虚,刘宗周扶须点头,接着道。

  “谦虚明理,孺子可教,以后每月将汝所做之文拿与为师看看。”

  卢飏闻言大喜,这刘宗周是国子监的祭酒,按说也是他的老师,不过却是名义上的,但此时刘宗周说了每月都要看他所做八股,那便是有收他为弟子的意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