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教诲_棋人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上呢?觉得这只虫子有毅力,有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斗志是对的,觉得明知此路不通而还要继续白费力气是不智的行为也没有错,那么谁的更正确呢?只能说前者适合于吴灿宇,后者适合于李德铭,简而言知,吴灿宇的想法是‘这次不成功,就等于下一次不成功吗?,而李德铭的想法则是‘这次没有成功,那么下一次就能保证一定成功吗’,一个是悲观主义者,一个是乐观主义者。这个小故事并不是要分出谁对谁错,谁的理解或者想法更高明些的问题,而是为了说明一件事情——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吴灿宇正是因为有这种遇难而上,越挫越勇的斗志,所以在当今众多的同龄棋手中得到‘直线攻击力’最强的赞誉,但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性格,所以也造成思路过于直线,容易钻牛角尖的问题,这就象是一把刀的刀刃,薄则利,钝则韧,锋利的刀刃可以快速的切割,但碰到厚重的目标就会有心无力,很容易折断,钝刀折断的问题不大,劈骨剁馅轻松非常,但雕花切片就难免强人所难了。但坚持还是不坚持呢?因人因地,因时因意,只能靠棋手个人的临机而变了。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就是自已领悟和他人提点的分别,或许,在某个局面下别人的思路和想法要比你的更高明,更精彩,但那并不是你因此而改变你的自已的理由,东方不败用一根绣花针可以成为天下第一高手,李元霸持一对百余斤的擂鼓瓮金锤可以成为隋唐演艺里十三杰中的第一杰,但如果两个人的兵器换过来,李元霸用绣花针而东方不败用擂鼓瓮金锤,那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知道别人的优点和可以学习的长处是好的,但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长处时不要放弃自已的想法更重要。”

  “......,有一个成语,叫做‘邯郸学步’,讲的是在两千多年的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家境富足,人也算得上一表人材,可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常常无缘无故的感到事不如人,因此见什么学什么。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邯郸城的人走路姿势非常完美,于是动了心思,特意跑到邯郸城去学那里的人怎么走路,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看到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看到年轻女子走路,又觉得摇摆多姿,风情万种,看到一个人就学一个人,结果学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连带自已怎么走路的方法也忘了,结果只能爬回家去。”

  王仲明引经据典的解说道。

  “邯郸学步.....,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不过,一个人真的能学走路连自已怎么走路也不会了吗?”仔细想了想,吴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