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 砸钱!拼命发展海军!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张准制定的内政方针,其实是很简单的。明年的发展,主要还是围绕人口、土地、财政三大块进行。

  眼下十二万的人口,显然还不足够,还要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口。鳌山卫和灵山卫,容纳几十万人是没有问题的,远远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至于土地,鳌山卫和灵山卫的土地面积加起来,有四千多平方公里,换算过来,就是六百多万亩。一百一十万亩的耕地,也显然还没有达到上限。

  在商业方面,还是要继续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商家,到两卫来落户,开设商铺。同时,在工业上,也准备实行一些特殊的政策,鼓励商人在两卫积极开展纺织、烧瓷、民用造船、木材、建筑等工业,加快两卫的发展。尤其是木材和民用造船,这是和军事发展息息相关的。张准不可能依靠军用造船厂,制造所有的民船。军用是军用,民用是民用,最好分开。

  定下明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后,张准和他们商议了一些具体的事情,主要是这次江南之行外快的分配。

  这次江南之行,张准捞到了大量的物资,包括银子、药材、棉布、茶叶、丝绸等货物,还有部分的珍稀物资,例如象牙、玛瑙、珍珠、翡翠什么的。三七等药材当然是全部送到水月庵去,继续炼制云南白药。当然,其中的一些人参之类的珍贵药材,张准留下来了。其他的物资,都储存在生夏宗的仓库里,有需要的时候再用。

  至于银子,自然是要用的。

  三十万两的银子,张准根本就没想到要留下多少来压仓库。银子是挣来用的,放在仓库里,什么作用都没有。明朝的权贵,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银子存在地窖里。当崇祯皇帝大喊没钱的时候,燕京城的权贵们却是藏着大把大把的银子,一毛不拔。结果,李自成大军杀来的时候,这些人跟着全部完蛋。

  后世甚至有历史学家说,李自成在燕京城抄家,抄到的银子,足足有七千万两,还不算黄金和其他的首饰。如此巨额的数目,的确夸张,专家的话不能相信太多。不过,就算打个一折,也有七百万两,基本上相当于两年的太仓库收入了。要是拿出来,给崇祯装备军队,他们也不会跟着覆亡。

  江南的富豪也是。明末的东南半壁,集中了明朝大部分的财富,总资产少说也有几亿两白银。他们也是吝啬的要死,一点都不肯帮国家分忧。结果,当清军南下,他们全部的家当,最后都落在了清军的手上,人头自然也没有了。要是他们提前将这些银子变成武器,变成军队,或许还能挣扎更长的时间。划江而治,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过这样的教训,张准是绝对不会做土财主的。在精盐和玻璃生意上,他有稳定的收入,可以维持曰常的军费开支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