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7章 送上门的汉奸,必须杀!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这个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

  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正是在多尔衮的高压下,另外一个大汉奸钱谦益带头剃发,让柳如是极为失望。

  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和清军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乃是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

  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孙之獬的建议,对于清朝来说,可谓是劳苦功高!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而引发这一切的,正是这个大汉奸孙之獬!

  “杀了他!”

  张准的脑海里,不假思索的冒出这样的念头。

  要说国人痛恨鞑子,那是肯定的,鞑子满手血腥,凶残狠毒,不知道杀死了多少的汉人。但是,在鞑子之前,还有一类人更值得痛恨,这类人,就是汉奸!要是没有这些汉奸,鞑子怎么可能入主中原,怎么可能让中国从此陷入黑暗三百年?

  孙之獬就是大大的汉奸!

  张准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想杀了他!

  当然,要杀孙之獬,有点难度,这家伙现在是皇太极的使者,杀了他,就等于是直接打皇太极的脸。所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是基本的原则,要是张准杀了孙之獬,别人以后就不敢再派使者和虎贲军商量什么事情了。无缘无故的送人来给你砍头吗?但是,再有难度也得杀不是?想到这家伙的汉奸行为,张准就气不打一处来。

  “来人!”

  “将他推出去毙了!”

  张准指着孙之獬,冷冷的说道。

  两旁的虎贲军,立刻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