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人在应天,玩到没钱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的是朱元璋内务府的钱啊!

  十天花了六七百两银子,这还只是朱启个人的单项支出呢,后来内务府的内官小声的提醒了:

  “殿下,不能再这么支钱了,再这么支,陛下要过问的。”

  好家伙,要是被朱元璋过问了,那可能就要出事情了,朱元璋要是哪天跑到自己面前问一句:“吾儿,你每天四五十两银子的个人开销是扔河里玩去了吗?”,吓都能把自己吓死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朱元璋内务府的钱是肯定不能去要了,朱启那个发愁的啊,朱棣也在边上小脸皱成了一团,最后一咬牙,说道: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朱启一愣,好家伙,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大帝,骨子里天生就有着果决狠辣,在十四岁的年纪就打算造反了吗?!

  “……这个月不去勾栏了!”

  看着朱棣下了很大决心的模样,朱启默默叹了一口气。

  兄弟两沉默了一阵,朱启用着忧愁的嗓音,冒出了一句:

  “下海吧。”

  “啊?”

  “做生意的意思。”

  朱启继续说道:

  “我思来想去这皇宫里是没有咱两能捞钱的地方了,内务府那边的内官已经提醒我了,就算现在父皇没发现,但回头万一他发现了,回头问起来,我们这十几天花了六七百两银子,也实在是解释不了,但如果我们说拿去做生意了,那不就能解释的清楚了。”

  朱启刚刚说完,朱棣大惊失色,说道:

  “三哥,你跟爹说咱两去做生意,还不如说上勾栏呢,爹见不来商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朱启倒是不以为意,朱元璋确实是不喜欢商人,但其实并没有朱棣说的这么夸张,朱元璋实施海禁,并不是为了故意刁难商人,而是为了限制明初的倭寇,这时候倭寇都聚集在辽东,高丽一带,得了,又一个不想去辽东就藩的理由。

  不允许商人跨省经商,则是为了实施固民政策,不仅仅是商人不允许跨省,任何有户籍的人,都不允许跨省的,与其说是针对商人,倒不如说是针对所有人。

  固民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稳定时局,加强了集权,政令可以下达到每一个地方。朱元璋的初衷和设计是好的,但固民政策整体而已,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至于说朱元璋不允许商人穿绫罗绸缎,其实这倒不是朱元璋针对商人,他也规定百姓不允许衣服上绣大鹏,乐妓不允许穿的过于华丽等等。其实民初这时候,只看一点,就知道朱元璋并没有去特意刻薄商人,那就是商税!

  明初洪武的商税是多少?史料记载,三十税一!这是什么概念就不用多说了吧,可以说是非常非常轻的税赋了。

  所以朱元璋不喜欢商人,却并没有去刻意刁难商人,这是事实,但为何后世传成那样,那当然和清朝修明史有很大关系,在清朝修编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