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杨氏_匈奴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这边,刘渊果断进行裁军,收降的关中俘虏虽然大多数为精壮之士,大部还是被刘渊毫不犹豫地裁撤,以为军屯,与其家小尽数安置于渭南平原屯田。

  经过精简,夏军于关中的兵力缩减至五万步骑,虽然军队减少,但依旧有着那么多人需要养活,刘渊还是熬得有些痛苦。

  夏军,迅速占据关中四面关口,封关锁隘,隔绝内外。主要的目的,自然是要阻止三辅百姓的流失了。三辅郡县,算上弘农,此前人口不足百万,自中平元年凉州之乱至今,关中屡经祸乱,到如今,八百里秦川之沃土,竟然地广人稀。还不如夏之河套人口密集。

  之前董卓强迁河雒百姓数十万西入关中之后,整个关中的人口方才破百万。但经过这几年的动乱,关中百姓都是成规模地向其他州郡迁移。

  凉州那边局势比之关中好不了多少,少数有向北,向夏国控制的河套逃亡,但大多向南边安定的巴蜀迁移,正让刘焉白得了数万户流民,以此为基组建了“东州兵”。

  所幸刘渊西来的够早,破关中联军够快,否则再让李、郭等人将关中祸害个两年,只怕三辅大地真将是“白骨露于野,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的景象了。

  即使如此,整个关中人口到此时也锐减一半,可想而知,如今的关中有多萧条。夏军之来,还有更多南逃者。也就刘渊早作打算,派魏续、侯成几将率军截留,四人也是够尽力,强硬地将流亡百姓赶回。

  有家者令其返乡,破家者则收归于长安近畿就近安置,容后安排,一座流民大营,便收容了数万流民。

  秃瑰来曾表示,这些汉人要逃便让其逃离,既能缓解粮食压力,还能减去不少动乱祸因。被刘渊好生教训了一顿,刘渊心知人口的重要性,此乃国力之基础,天下争霸到一定程度,诸侯们都会重视起治下户民。

  关中除了秦川沃土,长安朝廷,便是这数十万人口值得刘渊重视了。眼下虽然难熬,只要坚持下去,待他日收服治下,粮食、兵源,都将从中产出,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夏军入长安城已有旬月,在刘渊的严令下,夏军将士倒不敢似于晋阳那般对城中多加侵扰。城中士民们也渐渐接受了西京为胡夏侵占的现实,长安城在夏军的严密监控下,总体来说还算安稳,至于私底下有多少暗涌,一般人倒难以察觉。

  长安城中多高门大户,西城靠近帝宫的地方,杨彪的府邸便坐落于此。肃穆的大门前,不似以往有数名门客守卫,都被主人紧缩在府内。府门外,宽阔的青石路上,不断有巡城夏卒巡逻而过,对这些大汉朝臣刘渊没有放松监视。

  府中大堂上,杨彪与杨修父子正坐谈。袁氏四世三公,杨氏实则也不差,只是未如袁氏那般名头响亮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