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_匈奴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锥之地,便可满足。人的欲望与需求,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到现在的局势,之前刘渊简单粗暴的屯田制,已经不足用了。

  屯民们,更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传家,希望岁岁有余粮。

  以去年北方大战故,对各地屯田压榨地更狠,八成的粮食都被收缴以为军用,使得各地屯民发生了大规模的逃逸事件。许多人宁愿至夏国的诸世家氏族为奴,为佃民。

  在夏国,刘渊是允许世家的存在的,前提是要为他所用,他的权威不能受到世家的约束。不论胡汉氏族,谁敢逾矩,就打谁灭谁,作为睥睨天下的开国君主,刘渊有这个底气。

  对世家的“危害”,刘渊当然也是清楚的,但他并不以为意。他自信,在他在位之时,夏国世家是翻不起什么波浪的,该头疼的,是两三代之后的君王。但刘渊是难得去顾忌后代的,左右他也没想过要建立一个千年帝国。

  当今之夏国,虽然刘渊的用人风格一向是不拘一格,无分贵贱,但实际上仍旧是贵族政治。

  各地位居高官者,大多是胡汉氏族出身,虽然军政之间有许多简拔于微鄙的贫寒之辈,但体量相对于整个夏国来说,还是太小。

  刘夏,以胡并汉,倒从没想过要彻底消除世家。他是期望胡人氏族演变为汉式世家,以此融合。至少现在看来,效果是不错的。

  在去岁的屯民逃亡中,让地方上的世家肥了不少,吞没了些人口土地。这可是刘渊所不允许的,诏令一下,该吐出来的,都给他老实地吐出来。

  但是下边具体情况如何,刘渊还真不怎么清楚,从奏件纸面上得来东西,总显得太虚。不过从侧面,刘渊也明白屯田制是发展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刘渊非庸才,自然明白因时制宜的道理,以往国势情况受限,不得不为。但现在,当变则变。

  入得三月,刘渊便正式下诏,对夏屯田进行变革。

  臣子中有激进者,提议刘渊直接废屯田,将土地分与屯民百姓。“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刘渊也是期望实现,但也就想想罢了。

  刘渊是不会直接废除屯田的,尝够了甜头,怎能轻易放弃。仔细权衡过后,试行改革。民屯收益改为官三民七,三年之后,屯田归民所有,一应官属耕具耕牛,屯民可以粮食折算。

  至于军屯,则彻底成为夏民服兵役的责任,半兵半农的性质是不变的,土地是属于皇帝与国家的。不过每年兵役之期可累积,满两岁,可赐田亩,不过也大多针对于外兵。如今夏国的兵制,行世兵制,基本不虞土地问题,对自己的士兵们,刘渊从不吝啬。

  政策是出台了,但要实行,还需要开夏国的执行力,这点有点难度。此事由民部遣专员把控执行,这劳心劳力,且容易出差错的活,刘琤主动接下了。他是向刘渊表示,他是要干实事的。

  关中、并州、河套,是夏国屯田规模最大的区域。政策由长安向各州郡传达,各地屯民不稳之现象,顿时一清。看到了希望,干劲儿又足了,不过三年罢了。

  .。4m.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