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章 第二道防线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多炸死了一百多。”

  “据说就连桦山久守都差点儿被炸死……”

  “哈哈,八嘎!”

  几人从桦山背后走过,却没认出满身绷带的他。

  白台山棱堡得破,塔山的道路便可勉强通过,毕竟鱼山上的棱堡火力只能覆盖塔山东侧,明军只要紧贴西侧行走,鱼山上的建虏便只有干瞪眼的份。

  要他们下山突袭明军?没影的事儿。

  鱼山的建虏那晚也看到了白台山方向巨大的爆炸火光,听到闷雷般的巨响,都传言明军是召天雷击破了白台山城塞,只怕明军也对鱼山施法,哪儿敢主动挑衅?

  朱琳渼为谨慎起见,还是留了八百破虏营在此盯住鱼山敌军,大队人马则穿过塔山一路向北,两日后便已抵达乳峰山一带。

  又过了一个月,两门极为沉重的四十二磅长身管巨炮被大量车马运至塔山。

  这是南京军器局为北伐辽东所特别打制的重器,全部青铜精铸而成,炮重六千多斤,威力极其惊人,只是移动起来太过费事。

  当炮手们终于看到鱼山上的棱堡时,皆难掩心中兴奋——赶了几个月的路,都快闷出鸟了,这总算逮到个能过过瘾的东西。

  炮手们熟练地选好了阵位,架起大炮,计算诸元,装弹瞄准。

  随着两声巨响,四十二磅的巨大弹丸激射出三里开外,从山脚下直接砸中棱堡外墙,巨大的冲击力震得棱堡一阵颤动。

  炮击只持续了半天,虽然未对棱堡造成太大的实质性伤害,不过那隆隆的炮声足以击碎虏兵的士气。

  镇守棱堡的虏将出城乞降,至此,塔山一线彻底收复。

  乳峰山坐落在松山以南,乃是松山山脉的最高峰,据此可扼守北上的要道。

  而松山之后便是锦州,后者又是通往沈阳的唯一通道。一旦过了锦州,沿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纵马数日便可直逼沈阳城下。

  同样,沈阳的人马想要南下,这也是必经之路。故而乳峰山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崇祯十三年起,明、清双方便在松锦一线爆发激战,来回拉锯三年,最终因明军在笔架山的屯粮地被阿济格偷袭,最终粮尽而败。自此,建虏南下一片坦途,而明军再无北上之力。

  时隔数年,当两军又一次在乳峰山相遇,却已攻守易势。

  三万大明野战军精锐,加上日、朝、澳、蒙仆从军一万三千余人,总共四万三千大军兵临乳峰山下。在他们身后,再非崇祯朝时不堪的后勤,而是以木轨道支撑,源源不断运抵的补给。

  在他们对面,只有四千建虏守军,另有豪格五千京营正在急赶而来。更多的清军则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抵达,慢的甚至要一个月。

  不过建虏所依仗的,却是松山与乳峰山之间的三座大型棱堡,以及附近用于支撑的多座小型棱堡,可谓经营已久。

  松山附近的地势虽比塔山一带开阔,但只要据乳峰山高势,以骑兵猛冲而下济南抵挡。真正能够展开大兵团作战的,仅有锦州和乳峰山之间的一片空地。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