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上架制度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电子版,他就做纸质版,大神的书写一章印刷一章,扑街的书,写一张,手抄五份。统一在文部交钱,然后领对应书目的章节,一段时间的人流最多几百人,准备几百份就好了。钱扣完再续费,一文可以看十章,六十文就够看一本了。

  上架是必须上架的。

  只是大周现在用的还是活字印刷,用人力在刻好的字块组中选出对应的文字,堆在一起,排列成文,若是这么来,上架一百本就后工匠忙活一晚上的,这怎么行

  做点小本生意不带动科技进步还不行,那就改革活字印刷术吧。虽说现在没有打印机,但是大周有上好的机关术传人啊。

  造不出打印机,造一个能人工选字,自动将活字按照顺序排列的机器行不

  答案是行,只是把人工移动的步骤改为机器移动,用点击替代一系列在特定地点选字的行动,很简单啊。做好放活字的模具,计算好机械臂的移动距离,选字的时候一直人工踩踏动力就行了。

  不过还原会是大问题。

  不需要还原有三百本上架的大神书吗我还没有三百副活字了第二天,人工慢慢还原呗。慢慢改进,不着急。

  不过这机器用了十天才做好,这十天暂时都是人工抄书来支撑上架。

  办法总比问题多,这上架订阅制度还是上线了。

  这几天也让人看到了效果,除开上官婉儿和沈三问的书消耗的活字是很值得的,零星十来本书是值得的,其他书压根用不到,手抄十份足矣。

  不过沈三问觉得这样不道德也不人化,抄这些书有什么鬼用,还有还原活字,都是重复劳动,谁乐意干啊。

  他对此深恶痛绝,重复无意义的事并且得不到愉悦,就是浪费生命。他不希望大周人被这样的工作束缚,能做些可以取悦自己的事。

  这些以后全部都得改。

  不过这些都需要钱啊,所以还是先好好打理好文部吧,饭要一口一口吃。

  沈三问的地府工作录,上官婉儿的明月入我怀,是上架最大的得益者。一天文部若有十万次购买付费章节数,其中七万次就是他二人平分,然后其他人分剩下三万。

  谢灵运那句天下才十斗的说法诚不欺我,用来形容阅读界的规律也很恰当。大家看的书有十分,我得四,上官婉儿得三,天下共分三。

  现在的收入就不是小收入了,打赏毕竟是少数土豪做的事,指望打赏发不了家,可是订阅不同,是积少成多的事。有多少人能打赏一千文屈指可数。可是多少人愿意支付01文看一章书,有点小钱的人都愿意。

  他们二人的书每天都是万更,每都有万人愿意支付05文,一天就有五千文。

  可惜吸金的只有这二人,除了他二人心里有数,文部的少数人心里有数,谁都没把这一文钱分成十份花的当回事。

  武延秀也知趣的没有向其他人提及这些事,这只是刚刚开始就有这么大的利润,有十位百位大神在各地都有这样的收费区之后呢若是文部的真实况为他人所知,会有多少人想掺合进来。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