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周旋应付_我的那个小冤家我是小冤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建并不怀疑秦如海的心思,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知身份之前,有些人或许会嫌弃冯颖年龄大傲慢高冷,但知道底细后,没人能拒绝这么大的诱惑,就算不会奔着人去,也会奔着她的身份和地位而去,芸芸众生,几乎没人能离得开逃得过名利和地位这两样东西,总归一点,谁也逃离不了“俗”这个字。他很欣赏秦如海的两句话,一句是“男子汉大丈夫何患无妻”,另一句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可能就是他心灰意冷之后说出的决绝话语。

  心事了却一半,高建只剩下武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了,在推杯换盏之际,净聊些拳脚功夫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一个十足的武痴。

  不管高建如何试探和追问,秦如海拐来拐去只说,他身上现在的功夫都是自学得到的,并没有所属门派,也没有名师指导,有些是从街边小书摊淘到的“武功秘籍”中揣摩自学而来的,有些是从拳击摔跤散打等比赛视频中模仿自学而来的,从小到大爱好武术,最崇拜李小龙,没少看他在电影中的武打镜头,还有陈真霍元甲等等之类的也看过不少,学的都是些皮毛,一知半解,胡学瞎练,只当它是强身健体的有氧运动而已。

  高建对此深信不疑,因为的确看不出他那些招数套路来自哪门哪派,乱打一气,混杂多变,确实很像拳击或者散打当中一些基本动作的随意融合。对于在那场比赛中失利的最终原因他分析出三条,也算是给自己找个安慰和借口。第一是年龄的原因,双方相差二十多岁,反应能力明显跟不上。第二是身体素质的原因,他自学的是散打和拳击,速度和力度上都占优势。第三是拳术本身性质的原因,他以拳击和散打为基础,在这之上还借鉴糅合了多家门派的功夫,中间衔接和过渡得很顺畅,而自己只用的是本门功夫,老虎摆尾、飞虎捕食、黑虎掏心等等,虽然凶狠,但很局限和死板,完全跟不上他的随机应变和多拳种融合。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如海自幼扎马步练腿脚,下盘沉稳坚如磐石,而自己半路出家,后来中断过练习,一直以来都在吃“库存”,有些生疏和荒废了。

  秦如海和丁武成早在那晚见面详谈时,就曾深入讨论过那场比武,分析的和高建差不多,所以就算高建不说,秦如海也时不时地这样安慰和宽心,并没有说真实的原因。

  在秦如海看来,之所以能完胜,真正的原因就是他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虽然来源很多,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克敌制胜,攻防兼顾,后发制人,不管面对的是谁,首先分析衡量,采取最有效的攻防策略,靠的就是机智和变化,一招不行改换其他,都以快准狠为基本要求,知己知彼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