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野外遇袭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出去。

  前后两声尖厉的鸣哨音划破天际,突兀的响声极为刺耳,左近几人都吃了一惊。五里外的临时营地里,尚有营司马袁派遣的二十名士卒与两名斥候,遇到险情放响箭通报消息,是潘阳与营中什长事先约好的。

  潘阳转身上马,与几个学子一起向营地走去,手中却在紧张忙碌。几人行走间,快速将布袋中的资料取出卷起,裹上防水的油布后,再递给潘阳置入竹筒中以防不测。

  赵全骑马绰枪,已将十二个士卒收拢,扇形排开在十余步之后紧跟着,得益于平日晨跑操练,虽然潘阳骑马走的较快,潘兴、六个学子及所有兵勇却没有一人掉队,且与远处的甲士队伍渐行渐远,这不禁让领队的赵全感叹唐村人的身体是真好。

  一行人快速行走,不过半个时辰便进入了临时营地,那群甲士尚在二里开外。营中留守的士卒听到警训,已派出斥候回袁大营报信。

  行李大多已匆忙捆扎好,放在几辆牛、骡车上,军用帐篷来不及拆除,只等众人一到便将点燃烧毁,离营开拔。

  “且住!”赵全大喝一声止住正欲点火的兵卒,他向潘阳说道:“先生,此时若离营,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荒野中本无道路,再有行李辎重拖累,如若就此离开营地,一定不如前番走的快,势必为敌军追上。本已敌众我寡,倘若前路再有伏兵,那便是有死无生。

  潘阳头脑中念头电转,刹那间便将事情考虑得通透,急忙招呼留守的两位什长与赵全一起布置防御,不问而知,去往袁大营报信的斥候已然凶多吉少。

  虽然是临时营地,由于是老卒搭建,附近的树木不少,故此木栅栏绑扎的比较密实,搭建的还算完整坚固。众人听着赵全安排,手忙脚乱地将几架大车抵在木栅栏上,将所有的牛马骡全部赶入军帐,以防对方箭矢射伤。潘阳见了,立即带领几个学子与士卒,将营地外修建营地时,抛弃的树枝拖回营中,厚厚地覆盖在军帐之上,增加防护作用。

  做完这一切,对方的甲士已经到达营寨外一百余步的地方,营寨的侧后方同时出现了三十余兵卒。队伍中也牵着一匹马,什长认出那是去报信斥候的坐骑,对方果然有埋伏,看来敌方领队之人并非莽撞之辈。

  已然看破敌方计谋,潘阳心中反而镇定下来。既是躲不过去便不躲了,他并未站在栅栏后,等着敌人的进攻,招呼潘兴等人,在大车上寻找自己的盔甲。

  敌方的甲士不到一百人,不可能对营寨四面围攻,那样兵力就分散的太单薄了,最可能进攻的方向,便是营门正前方,这里地势开阔,且比较平坦。

  赵全已安排在栅栏门的后面,停靠了三辆大车抵住营门。由唐牢率领五个弩兵都站在大车上,准备对敌人甲士实施远程打击。

  营地侧后方的三十余士卒,并未与营门正前方的士卒汇合,看来是准备伺机发动袭击,潘阳暗暗告诫自己不得大意,立即安排袁校尉的十个步弓手监视防御。

  众人喘息未定,便见对方阵列中走出一个手持盾牌的甲士,走到营门前大约五十步之地停下脚步,高声喊道:“潘博彦先生,我家夏侯将军听闻先生不远千里来到南阳,欣喜之至。特来邀请先生于宛城中一聚,望先生不吝一行。”对面的敌军显然是南阳夏侯惇的曹兵。

  这伙曹兵甲士有备而来,目标清晰明确,绝非偶然相遇。赵全回头看向身后,先生已不在原地。适才听他招呼书僮及护卫,帮他在大车上的包袱中翻找盔甲,大约此刻已经去军帐内披甲了。

  正想着便看见潘阳从一座营帐中来,全身甲胄已然穿戴齐整,铠甲是村中唐牛角打造的鱼鳞甲。

  潘阳面容略显严肃,身旁拥着两个护卫,两面步卒盾握在手中,书童与众学子已被安排隐藏起来,避免箭矢误伤。

  【作者题外话】:写了很多,没有打赏,也没有收到稿费,都没有动力了,唉········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