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阵前会晤(二)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营中。若能够擒获潘阳及该部人马,却是有些军功。

  “根据汝周围人等装扮与士卒武器装备,不难推断出是博彦兄来到此地。”夏侯栾有些得意,伸手一指背后。“河对面不足三十里便是我军大营,不意兄却与今日在此地活动。”

  再次喝掉一杯茶水,夏侯栾叹一口气:“今日本是吾负责监督巡逻,前出哨探细作回营禀报军情,正遇吾等回营。得知博彦兄在此,本欲以礼相见。却怪吾贪功心切,途中更改念头,不欲大功旁落,便生出这袭击一事。”怕潘阳不信,还扯了扯身上衣衫。

  这种儒生礼服,不可能随身常带,只能是入营专门取得。

  夏侯栾苦笑着摇头:“可惜军侯动用过百以上兵卒,须报南阳大营主将,否则便是斩首之罪。吾却是等不得,生怕博彦离开,只率领巡逻队伍中80人过河。可笑吾等小看博彦兄,欲行伏击事,却为兄看破,如此便是功亏一篑,说到底乃是博彦兄技高一筹。”潘阳听罢不禁与夏侯栾面面相觑。

  过河袭击一事,夏侯栾明显是替人揽过,潘阳听后并不说破。突然,二人相互指着对方,猛地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似乎所有的不快都消散于爽朗的笑声中。

  “子乔兵卒已回归河对岸,却不怕吾将子乔扣住?”潘阳提起茶壶,为夏侯栾斟上一杯茶。

  夏侯栾愣住,已伸出端茶杯的手停在半空中:“博彦兄如何得知?”没有直接回答,却已说明潘阳猜对了。

  潘阳悠然地饮下一杯茶:“吾二人与此地畅怀饮茶,倘若袁将军所遣援兵此刻到达,阁下兵卒岂非无处可逃,子乔断非无智慧之人。”

  夏侯栾心中甚是不服:“博彦兄不怕吾暴起伤人,擒兄与当面么?”

  “会么?”潘阳轻描淡写的反问道,口气中甚至有些戏谑。

  潘阳微微一笑:“子乔日暮前攻击受阻便断然收兵,可见有审时度势之能,亦为果决之人。自幼饱读诗书,心中自有义、礼见识,暗中安排兵卒先行退走,可见思虑周全。怎肯为此卑鄙之举?吾却不信。”说着再饮一杯茶。

  招呼潘兴到近前,低声耳语几句,潘兴点头转身离去,没入黑暗中,不一会儿复又回转来,肃立在潘阳身后。

  夏侯栾心中有些慌乱,却强制镇定不动声色,他不确定潘阳要做些什么。片刻之后,黑暗中两只火把引着一队士卒出营来,愈发嘈杂的脚步声快速接近。夏侯栾抬眼望去,他们隐约是抬着几具尸体。

  见潘兴已收起茶具,潘阳随即起身离席,对仍在发呆的夏侯栾笑道:“子乔,伤亡士卒已经送到,尚有一人存活。你我就此别过,但愿日后尚有把酒言欢之时,多加保重,告辞!”说罢深施一礼转身离去,一旁的士卒立即跟上,几只火把快速进入营地中。

  ……

  翌日晌午,曹军涅阳大营中军大帐中,帅案后跪坐着主将夏侯杰,下首一张案子后跪坐着夏侯栾。二人正讨论前一天发生战事。

  夏侯杰,字子豪,曹操曹孟德之从子,现为夏侯惇南阳军中左营校尉。他幼时体弱,有心痛之疾,稍长求医于华佗。华佗曰:“得命已是天幸,静心调养或可无虞,宜从文事,莫学刀马。”杰曰:“当此乱世,大丈夫当带三尺剑成不世之功,岂可卧于病榻苟全性命乎。”乃习武不辍。

  夏侯杰十多岁便弓马娴熟,常与许褚典韦争锋,虽气力不如,然巧妙远超。华佗道:“子豪有今日之成,实非老朽能料。今有一言奉劝,于敌交战,各为其主,切莫妄动怒气,不然恐有性命之忧。”

  此时在帐中,他与夏侯栾交谈,果然风轻云淡,丝毫不见烟火。“营中弓弩居然犀利如斯,倒是不常见。”夏侯杰手把玩着一枝唐村弩矢。

  “子豪可听说过江东有潘家大族?”夏侯栾问道,他与夏侯杰乃是同族远房兄弟,自小便相识,夏侯杰跟随曹孟德却早的多,已征战多年。

  夏侯杰思考片刻:“潘氏为荥阳望族,不曾听闻江东有潘氏大族。”虽年幼为弟,却远比夏侯栾见识多,仍是不知潘阳来历,对细作供述的唐村营造之术却是心动不已。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