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震怒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沉默不言的刘先春,裴小二摇了摇头,“你回去好好想想,这大明已经享国近三百年,已经不短了,也该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说完,朝身边的亲兵挥挥手,示意把刘先春带回去,“回去挑个好一点的宅子,先让刘大人住着。”

  “是”,亲兵们领命而去。

  闻喜、夏县突然被流寇占领,震动了整个平阳府。安邑、猗氏、绛县、曲沃纷纷加强防备。其中又以离夏县最近的安邑最为恐惧,安邑知县早在夏县城破地次日就收到消息,并紧急派出探子严密监控夏县流寇的一举一动。

  次日,平阳府安邑县县衙。

  “你说什么?夏县知县刘先春竟然投敌了?”安邑知县的声音中透漏着难以置信。

  要知道现在可是才崇祯五年,跟崇祯最后几年不同,那个时候官兵们不是被关外女真消灭,就是惨死在起义军的埋伏,整体上官兵们基本不再敢跟起义军正面冲突。

  而现在,官兵们气势正盛,洪承畴、曹文诏,陈奇榆、卢象生、甚至就连早期的左良玉,这些猛人哪一个不能把流寇们打的落花流水。

  这个时候去投靠流寇?这刘先春脑子坏掉了么?

  “大人,千真万确小人亲眼看到。”探子见知县大人不相信自己,顿时急了,赶忙解释道,“小人亲眼看见那个刘先春跟匪首,有说有笑的走在一起,视察农田。”

  “你可有凭证?”

  “当然,跟我一起去的,全都看到了。您不信的话,可以问问他们。”

  安邑知县令人将剩下几人一起叫来询问。几人竟然异口同声的确信夏县知县刘先春确系从贼。

  这下由不得他不相信了。沉思片刻,知县对一旁随从道:“笔墨伺候,我要上奏天子。”

  十日后,一封加急文书摆在崇祯皇帝的案头。

  崇祯读过之后勃然大怒,将案上奏章扫落在地,“逆臣,贼子,枉读圣贤书,堂堂一个进士,天子门生,竟敢从贼。该死,真该死啊!”

  在崇祯看来,刘先春算是第一个从贼的知县,开创的知县从贼的先河。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刘先春此举极大的动摇了大明的统治根基,狠狠得打了崇祯皇帝的脸,他岂能不怒?

  猛然间看向立侍在侧的首辅温体仁,“温卿,你说说该怎么办?”

  “杀”,温体仁何等聪明,怎能不明白崇祯的用意?“如此逆贼不杀何以正天下?不杀何以震人心?陛下,当严令山西巡抚宋殷昌立即出兵剿灭匪首裴小二,并将从贼之人刘先春压付京师凌迟处死。”

  见自己心腹爱卿如此贴心,崇祯的情绪稍稍平复,“既然如此,那就由内阁拟旨。”

  “是,陛下。”

  ……

  另一边,在上王庄停留十数日的裴小二终于决定班师夏县,他在这个小庄子待的时间够久的了,再不回去,他担心会有变故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