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九零 孤灯不照返魂人(十)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缓解人心,多尔衮才废除了第一次

  “剃发令”。因此许多汉官虽然当着清廷的官,却仍旧穿着大明的冠服,甚至连印信都还是大明的。

  然而现在多尔衮已经不打算再玩温情脉脉的怀柔政策了。要想甄别出反满的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剃发。

  或许有人会说。剃了头发该反满的一样反满。可是在这个尚有操守的年代,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毁,剃发就是剔去了为人的立身之本。

  连立身之本都不存在了,还反满干嘛?就这么作为一具行尸走肉过活呗!

  所以当多尔衮的剃发令一出,

  “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呼声自然就响了起来。

  “那孙之獬为何会想到再上‘剃头疏’?”汉官们纷纷交头接耳。

  “还不是那日上朝,孙之獬剃发满服。汉官班里把他推出去了。他去满班,满班也不容他,站在中间好生尴尬,想来就是因此而种了心结。”有人低声丧气道:“他这气倒是消了,可我们这头发又如何是好?”为了一把头发就如此失魂落魄,看来这些汉人的确不是铁了心要与满人一道。

  满官们看在眼里,心中自然不爽快。这话传到了多尔衮耳中。更加重了汉官不可用的念头。

  “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多尔衮在朝堂之上,再次抛出了他的满汉父子论。

  下面的满官各个得意。汉官只是低垂着头。在汉官心中,多少还记得奴儿哈赤曾是李成梁的义子,想想奴儿干都司也是大明设立流官的故有领土,绝非羁縻可弃之地。

  现在这些奴儿坐了京城,竟然连父子关系都要颠倒过来!再者说,就算

  “父子一体”,大明的皇帝可从来没有强令建奴蓄发戴网巾。

  “若不画一,终属贰心!”多尔衮杀气腾腾地看着尚未剃发的汉官,又道:“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十日为限,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由此而布告天下。

  这正是雪上加霜,成了压垮北方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固然有人丧失操守剃发归顺,但更多的人还是想到了逃亡。

  这种逃亡从开始的小规模逃跑,渐渐演变成了大群百姓聚集南下,形同起义。

  “保发南逃”的呼声顿时响彻华北,往往路过一村就多了一村的人,路过一县就又有一县人加入。

  多尔衮从京师发兵,又命阿巴泰、洪承畴在前阻截,众然是杀得血流满地,仍旧有人不顾生死地保发南逃。

  ……

  “发轻义重,官军焉能视之不见!”朱慈烺终究不是一个正牌子的枭雄,在得知多尔衮出此昏招之后,并未有何欣喜,反倒心头沉重。

  从他本心来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