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洞房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重达上千斤,只此一项,灶户就无法私藏。

  而铁盘产量低,烧起来也不容易,灶户每年的任务都来不及,哪里还能偷偷藏盐。”

  听完顾应时的解释,唐清安懂了。

  铁锅小,成本高,产量大,铁盘大,成本低,产量小。

  前者朝廷不容易控制,所以禁止使用,后者朝廷容易控制,所以哪怕知道此物落后,还是照常使用。

  一口锅,一年就能烧出价值一千二百两白银的海盐。

  十口锅就是一万两千两白银,百口锅就是十二万两白银。

  要是烧个一千口锅,先不谈燃料,人工等等,朝廷就要先来找唐清安的麻烦了。

  因为生产力低下,导致盐含量杂,每个时代人体所需也不一样。

  后世现代,国家标准是人均7克每天,不过有地方口味偏重的,消耗的也高。

  不过这是因为味蕾的需要,而不是人体的需要。

  古代生产力低下,盐质也差,所以秦朝人均日消耗26克每天,两汉人均日消耗22克每天。

  到了唐宋生产力提高,人均日消耗降到了15克每天。

  而元明人均日消耗16克每天,竟然还上升了。

  因为什么不言而喻。

  目前金州四十万人口,每日需要用盐就高达一万两千八百斤。现在大小长白山的渔船越来越多,一日捕鱼量可达三万斤了。

  很多鱼不易存活,加上气候,很容易腐烂,需要大量的盐制成鲜鱼干。

  这样才能完整的送回金州,供金州百姓使用。

  腌制十斤鱼需要三到四两的盐,三万斤鱼就是一万斤盐。

  咸鱼又可提供蛋白质,又可提供盐分。

  再加上其余之消耗,金州目前一日要产两万余斤盐才算饱和。

  而这还不算有了富裕的盐,大小长白山的渔场可以捕捞更多的鱼等等。

  两万余斤盐,需要修建一百多口锅墩。

  一口锅墩日夜烧两千两百斤海水,才可得两百斤盐。

  而维持一百多口炖锅不停的燃烧,需要多少木材柴炭,更是个大数字。

  索性原来盐场设立的位置,就是为了方便获得燃料而选择的地方。

  北边的鸡冠山不提,南边的老铁山面积又是鸡冠山的四五倍,山里都是树木,可以大量的提供。

  更重要的是老铁山里有金矿。

  清代当地有人发现了这里的秘密,有人偷偷入山开采,后来日本殖民统治在铁山开了金矿。

  后来此地成为了军事要塞,才停止了采金活动。

  一直到新中国那几年,国家贫穷地方上疏中央,要求开采金矿,不过国家考虑此地为拱卫京门的战略要地,所以否决了。

  根据地理学家的探测,老铁山的金矿和瓦房店金矿,山东招远金矿属于同一条矿脉。

  不过唐清安也没有开采计划,倒不是考虑什么军事需求,而是因为时机不对。

  金州要是出了金矿,传了出去朝廷就要派人来了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