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0章 谈论局势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后,各地田亩不提,光船厂下船数量,将会达到质的变化,远足以完成将军的要求。

  偏偏在现在这个节点,不上不下,所有人都难受。

  放权。

  给权。

  这就是唐清安对渔场官员们的承诺。

  晚上。

  谢友成,陶杰,坐在将军下方。

  三人坐在一起,谈论未来的谋划。

  和其余的官员不同,谢友成一早就负责各地机密事宜,后来因为对朝鲜的需要,派去了朝鲜一年。

  随着现在朝鲜的稳定,谢友成不能在继续留在朝鲜,要转移回国内,负责辽左全盘。

  接手他在朝鲜位置的人,将会是陶杰。

  是个比谢友成更加激进,更加傲慢的人。

  “本来打算两年后扩军十万人,结果今年全军上下就超过了十万,虽然前番和军队达成契约,军饷减半。

  不过到底只是短期的做法,明年,最迟后年就要恢复足额的兵饷。”

  唐清安说道。

  谢友成和陶杰一言不发的听到仔细。

  他们在朝鲜呆了太久,对金州目前的形势,虽然有公文可以了解,但是到底隔了一层。

  “这十万兵可是经历过战火,在艰难的情形里成军的,是十足的精锐。

  又只需要原来的兵饷的一半就能养活,可见他们的觉悟之高。

  不过就如将军所言,这的确不能长久,时间久了,伤害的是军士们的感情,终归会影响士气,极为不利。

  至于裁军之议,我同样也不认可,这么多精兵,别人求都求不来,哪有自断臂膀的。

  而且散于乡野,我不用别人会用,实不可取。”

  陶杰抢先说道。

  谢友成一脸的微笑,并没有和他抢着说话。

  陶杰是半个新人,比不上自己和将军之间的情谊,想要突出表现自己实乃人之常情。

  “是的,所以最迟后年就要恢复足额的兵饷,我还要额外下发一些奖赏,以安慰这两年众军士的辛劳。”

  唐清安笑道。

  “将军是准备三年后,和蛮族决战吗?”

  谢友成问道。

  谢友成如此询问,是因为将军的治理策略,都是在三年后尘埃落定。

  不管是收拢辽民,还是军队。

  唐清安没有直接答复谢友成。

  并不是因为担忧。

  不管是谢友成还是陶杰,两人都负责将军府的机密事宜,很多事根本不需要隐瞒他们,反而还需要主动向他们透露。

  包括京城的三弟一样如此。

  “辽左原来有近五百万民,当初绝大部分陷落于蛮族之手,我预计今年能新收拢百万辽民。

  加上这些年蛮族的屠戮,其境内辽民还有两百余万。

  这两百数十万民,如今落在游击区之民,有不足五十万,也就是说还有两百万民在蛮族手中。”

  谢友成了然。

  他最先开始,就是负责打探蛮族的形势,加上又沈阳的,将军的老关系作内应。

  所以不光是将军,他一样对沈阳的情形了如指掌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