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 担忧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鸟都有。

  有不好的人,当然也有更多的好人。

  就不提这个时期,六七百年后,东南亚繁衍了无数代的海外之民,纷纷慷慨解囊,甚至亲自大批加入革命。

  而到了国破之时,同样也是鼎力支持国内,亲赴国内抵抗日寇,云南有纪念碑。

  人多了,当然就会有不孝之人。

  例如抗战时期,同样也有大批的汉奸。

  海外之民,受了六七百年海禁的苦,不被承认为子民,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屡屡遭受打压。

  到了最后,仍然有大批的不求回报的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不能因为其中极少部分的坏人,就否决了大多数的人。

  大周要海禁。

  唐清安却不会。

  可是朝廷的海禁,他能违背,金陵的商贾却违背不了,哪怕背后有势力支持。

  如果只靠走私,是达不到唐清安想要的体量的。

  历史上也一样如此。

  没有隆庆开关,放开了一道口子,那么贸易量也不会达到历史上的规模。

  对于这个困难,唐清安早已有了主意。

  参考历史上,毛文龙向朝廷奏请的通商互市之策,唐清安稍改了一番。

  由金陵,江淮各地的商人,招商运米,令其自备粮石,自置船只,贩运到旅顺。

  凡来运粮来旅顺者,货船装十分,以八分米、二分货为率。

  米价以取地粮价平卖,额外给予水脚银两,以补其累,而货物在本地任其发卖,以市价为准,不受限制,免其商税。

  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三人看后,都认为不错。

  “既可以让商人获得利益,又能为我们带来便宜的粮食。”冯胜之笑道。

  北方米贵,南方米贱。

  陕西就不提了,粮价一个月一变,百姓买不起,大户都买不起了。

  山东米家如今是一两银子两石米,金陵则是一两银子三石米。

  只人参贸易,朝鲜一年提供一万斤,金州转手卖给金陵商人,利润就是十余万两银子。

  只这十余万两银......

  第205章担忧(第2/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子,就足以支付粮食的价格,可获得近四十万石粮米。

  且不提其另外一项大头的毛皮贸易,还有其余的小商品。

  前两年。

  金州各地初创,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需要钱去买。

  各项贸易的利润,都用在了船场,渔场,农具,耕牛等等物资的购买上。

  随着朝鲜矿山的开发,各项民生物资的积累。

  各处对外采购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少,去年起金州已经有了盈余。

  各地凑个十万两银子,还是拿得出的。

  用这十万两银子,换三十万石粮食,对于现在的金州,是非常合算的买卖。

  “只怕朝廷顾虑海禁,不愿意开这道口子。”

  顾应时担忧道。

  对于顾应时的担忧,唐清安并没有认为他说的不对。

  大明同意毛文龙的奏疏,因为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