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8章 汉高祖后人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已有亡国之危。

  我国得藩国形势,朝鲜老王痛哭哀求,上下感同身受。

  一封旨意而下,十余万大军当即入朝退倭,恢复朝鲜社稷,拯救万民。”

  “上朝多次的恩情,朝鲜上下皆不忘。”

  长津副使感叹道,随后突然一句,问:“听说叛军势如破竹,汉城危在旦夕,为何金江军要从咸镜道绕道呢?”

  “叛军主力南下,身后只有龟城,金江军只要攻破龟城,则断绝叛军根源,败亡就在眼前。”

  “唉。”

  李成贤摇了摇头,忍不住长叹一声。

  “辽东战事多年,好不容易止戈,将军仁爱,放各军老兵归乡,突然收到朝鲜国主的求援,上下皆惊,实在是无兵可用。”

  “啊?”

  长津府伊倒是没有听过这个消息,又觉得不对,既然无兵可用,那城里城外的军兵又从哪里来?

  李成贤主动地解释。

  “为了挽救朝鲜局势,将军征调草原,蛮族各部,才凑了数万兵入朝。

  不少的蛮兵出自赫图阿拉城,所以才从咸镜道借道。”

  这个理由站得住脚。

  长津副使也听到城中的惊叹,关于金江军中,大部分都是蒙古兵和蛮族兵。

  正合李成贤的说法。

  而且赫图阿拉城靠近咸镜道,也符合李成贤所言。

  李成贤反问起长津府伊。

  “为何城内如此多兵,却不去救援汉城呢?”

  “说来惭愧。”

  李成贤的反问,让长津府伊坐蜡,一时间吞吞吐吐起来,忘记了试探对方。

  咸镜道有兵,却不想出击平安道叛军。

  一则兵力虽有,但叛军精锐,担忧战败。

  二则咸镜道的两班和平安道的两班关系千丝万缕,虽然不会出手帮助叛军,却也乐于捡漏。

  三则咸镜道的军兵除了论调的五卫官兵,大部分都是本地兵,没有两班的支持,很难远离家乡作战。

  家丑不可外扬,长津府伊含蓄的找了个理由推诿过去。

  李成贤从府伊处归来,武震孟也把长津城中的军队打探清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方是卫所军,由咸兴府伊调派而来,人数最多,高达三千余。

  一方是本地的乡兵,良莠不济,有两千余人。

  最后一方是日本人。

  “日本人?”

  李成贤思考了一阵,抬起头惊疑道,“难道是他?”

  武震孟点点头。

  “正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成贤怀疑道。

  “应该是真的吧?不然很难解释他的行为,遍观他所作所为,都符合他的说法。”

  李成贤不在探究此人,而是询问武震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长津城形势复杂,很多人都起了疑心,刚才我去见长津府伊,也试探了我几回。

  不可再拖,拖则生变,你准备怎么解决长津城的军队?”

  三水城人少,兵少,虽然是第一关,却很顺利的解决,长津城本来在计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