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章 学堂风云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小厮随从不提,金钏儿悄悄找到葛藟,拉到四下无人的地方,问她怎么了。

  金钏儿虽然是贾府的家生子,从小在贾府长大,但是来到金州近十年,十年中与葛藟朝夕相伴。

  葛藟这才哭了起来。

  哽咽的说了,夫人问起她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夫君。

  原来如此。

  金钏儿笑了。

  “你不想嫁人,不想离开府中,就跟夫人说嘛,夫人难道还会强迫你。”

  当年夫人和周氏,也问过金钏儿,金钏儿坚定的说道,她不想放出去。

  说起来。

  她的家人在京城,也是从小远离亲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如今习惯了,不想再经历一次。

  不用葛藟解释,金钏儿就能理解,好姐妹为何不想离开府中。

  唐晏桕离开了家里,身边跟了七八个小厮和随从,也没有坐马车和轿子,就这么在街道上行走。

  军校从六岁开始,唐晏桕年龄不够,需要等一年,目前读的是启蒙的学堂。

  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以及王丰肃写的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故事等,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熟练的背诵了。

  但是对于其中的意思,可能不大理解,毕竟年龄在那里,掌握熟练的背诵已经很厉害了,至于理解运用是以后的事情。

  小时候记忆好,记住的事情,往往能记一辈子,反而年龄越大,记忆越衰退。

  倒是王丰肃的确有一套,毕竟是游历了十万里路的学者。

  写的西方各国风土人情故事,与后世的格林童话类似,吸引的各家的小孩最喜欢读。

  学堂并不远。

  平辽侯府和节度府,并列于金州城的西端。围绕着平辽侯府和节度府。

  分别是庞大的衙门机构,官员将领的府邸,还有军校,女子学校。

  最终导致这片区域占了金州城的六分之一。虽然不如东区大量集市商铺栅栏之地的繁华,但是充满了严肃。

  街道上行人不多,且多半是本区域的人,不相干的人也不会踏入这里。

  由平辽侯府单独设立的启蒙学堂,算是提供的福利,各家的小孩,同样来启蒙学堂启蒙读书。

  不近人情的是,将军会收钱,也不多,够维持建筑的维护,先生的束脩。

  启蒙学堂里,唐晏桕的身份,加上他的调皮,天然的成为了孩子王。

  启蒙的先生也不会过分的严厉,让孩子们学会遵守纪律,就是他最大的作用。

  等学堂中的学生年龄大了,就会进入军校,和将领子弟,官员子弟,士兵子弟们一起读书。

  将领子弟和官员子弟,需要交纳全额的学费,士兵子弟只需要交纳一半。

  遗孤则全免,连生活费也不用缴纳,文笔等一切开支,都由平辽侯府提供。

  没错,这笔款项,由平辽侯府家眷提供,走的是将军的家产,不动用公库。

  唯独此项开支,仍然被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