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1章 为了正义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流民,准备征集三千人马,正好符合一营的军制,由他们两百人为骨干。

  他们有这个便利,靠着在流民区维持秩序的威望,每个人都认得些值得信任的流民,合起来刚好。

  而他们两百人的构架,正好为一营。

  三千人足够守蓬莱县,过犹不及,人多了反而容易失去控制,导致战斗力下滑。

  还有物资军备等等,可谓考虑的极为周全。

  杨春被蒙在鼓里,一头雾水的被请进了蓬莱县,脸色大变,满心愤慨。

  “你们胆大妄为,安敢如此。”

  学生们感到委屈。

  他们可是两百人就占领了蓬莱啊。

  蓬莱城不是小城,是登州的重中之重,也是山东的经济重城,明周两朝都是军事要城。

  以前供应辽东的物资,除了走山海关,另外就是走蓬莱,运船到金州。

  如此功绩,不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不被认可。

  他们连如何反攻龙山大营都做出了完善的计划,等拿下龙山大营,整个登州就失去了力量,可以逐步被他们攻陷。

  “你们。”

  杨春恨恨不已,说不出话来。

  事已至此,他能怎么办,都是他的学生啊。

  “你们就等着被抓回去,听候军法处置吧!”杨春的话,吓住了众人。

  年轻人是冲动的,是不顾后果的。

  顾后果,很多事就不敢做了。

  正是因为年轻人们的不顾后果,敢打敢冲,为民族的历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不顾后果,不代表事到临头不害怕。

  杨春的斥责,让他们终于畏惧,担忧的气氛升起,脸上再也没有了兴奋与得意。

  “为了将军。”

  沉寂的屋内,马定国的声音坚定不移,缓缓的升起,响彻房梁,鼓舞了人心。

  “我们什么苦都可以受,将军言金江镇以人为本,我们所学,皆是如此。”

  “可我就是不懂。”

  马定国满眼泪水。

  进入金州的流民,他们是幸福的,可是在登莱等候的流民们,他们是黑暗的。

  金江镇上下皆知流民,把流民之苦挂在嘴上,可谁真的懂流民的艰辛?

  他在登莱四年,看尽了流民的悲惨。

  他是谁。

  他是爱国军人马玄之子,从小受父亲教诲,以岳爷爷为志向,忠君爱国,爱护百姓。

  父亲舍身取义,战死沙场。

  马定国不认为朝廷的昏君是他的君,他的君只有将军。

  提出以人为本,把百姓当做最重要的将军,才符合他内心仁君的定义,才是值得他舍身报效的对象。

  不要嘲笑他。

  在当下的时代里,君就是国家。

  所以儒家提倡仁义道德,爱护百姓是明君的准绳,不然就会背负骂名,以此来束缚君主。

  残暴的君主,儒生们会骂他,当面斥责君主。

  哪怕棍棒刀剑加身,儒生们也不会畏惧,反而以此为荣,愿意为道义而舍身取义。

  为什么马定国的眼睛流泪,因为他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