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2章 集市与城镇的发展_贞观大名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往两仪殿的路上,一群大臣有说有笑,有哀叹有乐观。朝廷内外事情繁多,大臣们兢兢业业,努力让社会安于平静,不起动荡。为了大唐的昌盛,他们积极的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群臣的最后,一老一少并列而行。长孙无忌笑呵呵的摸着胡子,望着陈飞,而陈飞则是低着头,若有所思。

  “子诚,你是个聪明人,老夫话就点到这里,你...可懂了?”

  “多谢长孙伯伯提醒小子谨记在心!”陈飞回过神后朝长孙无忌拱拱手,表示感谢。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点头往前走去。陈飞则是在暗中松了一口气。

  长孙无忌说的就是科举的事情,陈飞官儿不大,打的主意倒是不小,居然打了科举的主意。、

  当初听到陈飞提出来的长孙无忌差点没被他惊掉下巴,这小子,居然敢擅改科举?胆子也太大了吧?此举关乎到朝廷社稷,连他都不敢妄加议论,陈飞居然...当着群臣的面禀奏此事,想了半天,长孙无忌也只能在心里暗叹一句:“好胆!”

  不过还好,经过陈飞后来的解释,大臣们方才知道他并不是要大改科举制,而是在不牵动现有学子利益的情况下,单独针对北庭都护府开设科举。

  简单点说就是个玩个的,针对北庭都护府的情况,做出必要的拉拢手段。这么一来,大臣们倒也还好接受,不过具体的细则还需要好好商量。

  这不,李世民召见这些大臣就是为了此事。

  由于没有管理游牧民族的经验,朝廷欲要将北庭都护府这块土地牢牢的捏在手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去适应。

  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既然肉都已经吞下了,就完全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北庭都护府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大唐手里。

  不仅要将这块土地掌握在手里,还要改变历朝历代的做法,不再在草原上扶植傀儡政权,而是直接掌控草原。这样才能换来草原上长久的安定,可传子孙万代不休。

  于是那些想劝李世民放弃北庭都护府的大臣还没来得及张口说话就被李世民给堵住了话题——地方不能放弃,你们就商量个办法出来怎么管理吧。

  大臣们依照陈飞的思路激烈的探讨以后,终于确定了一套大致的方案。

  先,关于北方草原的农业问题。

  众所周知,草原上畜牧业非常达,牛羊肥壮,但是农耕却十分的落后,这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沙漠化十分严重,农作物很难生长。而且种植农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会引更加恶劣的沙漠气候,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关中地区。

  因此在陈飞的诱导下,最后决定在草原的南部地区,尝试性的种植一些农作物,比如——地瓜。

  地瓜适合生长在土质疏松一些的土壤环境中,或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