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重塑根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老少出动。

  辽东人就爱这个。

  不光是是辽人。

  从周朝举办摊这种古老的驱疫仪式开始,代代延续,数千年下来,成为了民族的符号,一直延续到唐宋。

  在元朝戛然而止。

  流传了两千年的摊仪,彻底消失了。

  明朝光复汉族后,宫廷摊虽然消失,但是地方上的民间祭礼却未消散。

  继承了传统的摊仪、发展为迎春仪式、元宵灯节仪式的社火,是最主要的活动。

  重新在汉民族中壮大起来。

  社火在整个民族的大地上,五花八门的绽放开来。

  年关。

  各地官府开始召集各里,各甲的乡亲,早已得到消息,期盼多日的,会各种杂活的百姓们,纷纷主动报名。

  到了立春的先一日。

  整个衙门前的街道,全是各类奇装异服的人,道路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过堂咯。”

  衙役们兴高采烈的喊道。

  这一天。

  谁都不会生气,衙役们也不会向百姓们露出严肃的神色,哪怕是官员,也会与百姓一脸和睦。

  奇装异服的扮演者们,按照职业分穿朱衣玄裳,装成故事,会聚县署大堂点验。

  称为“社伙火”过堂。

  又过了一段时间。

  乐人扮杂剧,女童唱春词。

  街道各家门悬灯彩,祖先设立香烛。

  早已玩疯了的小儿们,骑着竹马群相驰逐。

  街道上到处都是歌管为乐。

  平辽侯府。

  天还未亮。

  正街上就停了十几辆四轮马车,周吉和李敦二人,亲自指挥着人们。

  不久。

  唐清安带着妻子和孩子们,还有丫鬟婆子们,坐上了四轮马车,向城门驶去。

  在城门的门楼上,已经布置好了桌椅点心。

  时间还早。

  唐清安坐在桌子上,一旁的探春亲自倒了茶水,捧来送给夫君,薛宝钗坐在唐清安的另一侧。

  秦可卿有三个孩子要看顾,没时间搭理唐清安。

  香菱还有她的娘亲封氏,坐在另外一桌,同桌的还有晴雯,莺儿,两人也各自拉着自己的孩子。

  封氏时不时的帮忙拉扯一下。

  周边的嬷嬷丫鬟们,眼神已经看向了城下,忍不住的笑容。

  “我要下去玩。”

  天色已经放亮,唐晏桕看到了不少嬉戏的孩子,吵闹着向秦可卿说道。

  秦可卿瞪了小儿一眼。

  “你看看你大哥,就不能学学好?”

  唐晏乾本来安静的坐着,不想在父亲面前失分,羡慕的看着弟弟,听到母亲的话,连忙又坐得更加端正。

  “老爷。”

  周氏笑着进来,向唐清安说道,隔壁的阁楼中,谢友成等官员也已经到齐了。

  唐清安点点头,离开了这里,去了隔壁。…

  随着将军的离开。

  各家的家眷才进来,加上各家的孩子,立马就热闹无比。

  唐晏桕有了玩伴,不再吵着要去楼下玩。

  各地有各地的活动,金州也有金州的活动,唐清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